警惕!野生毒蘑菇、石斑鱼鱼籽不能吃,吃了会中毒!
2025-03-21 09:33:2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平江县上塔市镇 | 编辑:马步青 | 作者:素材来源于网络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9544

又是一年春季到,雨水增多、天气回暖,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,因野生蘑菇种类繁多不好分辩,村(居)民容易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。

溪石斑鱼肉质细嫩鲜美,蛋白质含量高,因此深受人们喜爱,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溪石斑鱼鱼籽有毒,3-6月又是“溪石斑鱼”产卵季节,每年都有人因误食而中毒。

溪石斑鱼

误食石斑鱼鱼籽中毒症状一般在食后2-10小时出现,一开始主要为消化道症状,极易和急性肠胃炎混淆,主要表现为头晕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绞痛和腹泻等。除此之外,食用者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,例如四肢麻木、膝关节疼痛、小腿肌肉刺痛和瘙痒等,如果猫、狗和鸡等动物不慎食用甚至会引起死亡。

溪石斑鱼鱼籽加热至100℃经过30分钟后依然无法完全破坏其毒性,加热至120℃经过30分钟后才能将其毒性破坏!所以预防鱼籽中毒的最好措施就是不食用有毒鱼籽。在食用淡水石斑鱼时,一定要去除鱼头,同时将鱼籽、鱼血和内脏清除干净,切忌拿来喂食家中的鸡、猫和狗等动物,并且在下厨房前应将鱼肉用清水浸泡30分钟。

为了避免毒蘑菇中毒

在此提醒广大民众

不摘、不买、不卖、不食野生蘑菇

不采摘

鉴别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,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,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,以免发生意外,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。

不买卖

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,即使在正规市场,也不能放松警惕,加强辨识,分清野生和种植种类;不得将采集的野生蘑菇放到集市公开售卖。

不食用

为避免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,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。集体聚餐、餐饮服务、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。


责编:马步青

来源:平江县上塔市镇

  下载APP